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中国航天科工六院46所多措并举,积极化解受疫情影响带来的返岗人员不足、科研生产物资配套风险、外协外购等实际问题。开启疫情防控与加速复工复产“双线作战”模式,加强部署、合理安排,在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复工,确保年度重点任务落实。
连日来,通过航天云信、微信群等形式,及时传达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上级文件精神、指示和要求,同时做好正向引导,提升员工自我防范意识。组织召开疫情影响分析应对专题会,详细梳理人员情况,安排返回事宜,制订防疫形势下复工要求,建立工作日志和非上班时间情况台账,复工人员每天详细填写到岗、离岗时间,工作流动与接触人员,非上班期间的活动区域、接触人员,家庭成员、行程和健康状况等内容。同时,抢前抓早策划部署科研工作计划,加强与顾客沟通协调,梳理项目进度,成立突击队,投入型号科研工作中。
此外,努力化解疫情的影响,及时调整科研生产计划。科研生产部门及时对上半年计划作出调整,将未受影响的项目优先安排落实,并统筹安排二季度计划,科学安全生产节拍,兼顾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誓将一季度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全所一盘棋,统筹协调安排人力资源,向重点任务调配。加紧做好物资配套,物资部每天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主动联系供应商,确认复工时间,将缺项信息、订单需求及时传递给供方。
加强管理加速复工复产。自复工以来,46所科研生产系统施行“日汇报”制度,及时沟通科研生产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技术安全处人员每天到一线现场巡查复工复产情况,确保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各部门党员干部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协调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党群系统多措并举当好复工复产的“服务员”。各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服务落实落细,每日做到现场巡查,切实将组织力体现在科研生产的各个环节,协助“急难险重新”任务倒排节点,解决问题,确保按节点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