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江河厂装药分厂:让党员“争”起来
发布时间:2010-10-1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为把“创先争优”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任务的完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九院江河厂装药分厂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让党员真正“争”起来。
“争”之基础——以人为本。分厂首先全面了解个人职业意愿和诉求,让全体人员自愿填写想到哪个车间,想到哪个岗位。想到别的车间只要应聘成功或有接受单位分厂便无条件放行,分厂的岗位按个人意愿进行调配,尽量满足个人要求,实现个人愿望与工厂需要的最佳结合。职工达到了心中愿望,就会有感恩之心,就会静下心来好好干活,为“争”打下基础。
“争”之保障——量化指标。分厂党员签订《党员承诺书》,承诺书签订前,承诺条款经分厂党政引导,全体党员开会商讨几轮后达成共识:“安全质量问题不在本岗发生,绩效考核不在C层。”这样的承诺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分厂安全质量形势严峻,要落实承诺不是易事,但只有在安全和质量双受控的前提下,生产任务才能顺利进行,为“争”提供保障。
“争”之氛围——总体考核。分厂打破原有的绩效分层考核以班组为单位的模式,将考核以分厂全体人员为单位。以前的模式是职工们只要保证在班组的工作量靠前就行了,时间长了还会产生轮流坐庄的现象。改革后分厂所有人员一同考核,职工不仅要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还要与其它班组之间的成员相互比较。一旦任务减少,就会主动请战。这样既解决了任务安排难的情况,又全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总体考核营造了“争”的氛围。
“争”之目标——规范管理。完成任务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标。分厂一直致力于理顺管理流程,严格操作行为,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标。分厂将产品装药各个工序的操作工集中在一起,让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提出要求,上道工序说明能做到什么程序,协商达成共识。如:硫化工序将产品交给脱模整形工序,产品放在什么位置、达到什么状态都有明确规定,否则脱模整形可拒收产品。规范的管理可以节约时间,避免扯皮事件,减少摩擦,保证生产进度不因分厂而耽误,以实现“争”之目标。(文/曾文)
(责任编辑:海容)
“争”之基础——以人为本。分厂首先全面了解个人职业意愿和诉求,让全体人员自愿填写想到哪个车间,想到哪个岗位。想到别的车间只要应聘成功或有接受单位分厂便无条件放行,分厂的岗位按个人意愿进行调配,尽量满足个人要求,实现个人愿望与工厂需要的最佳结合。职工达到了心中愿望,就会有感恩之心,就会静下心来好好干活,为“争”打下基础。
“争”之保障——量化指标。分厂党员签订《党员承诺书》,承诺书签订前,承诺条款经分厂党政引导,全体党员开会商讨几轮后达成共识:“安全质量问题不在本岗发生,绩效考核不在C层。”这样的承诺是实实在在的硬指标。分厂安全质量形势严峻,要落实承诺不是易事,但只有在安全和质量双受控的前提下,生产任务才能顺利进行,为“争”提供保障。
“争”之氛围——总体考核。分厂打破原有的绩效分层考核以班组为单位的模式,将考核以分厂全体人员为单位。以前的模式是职工们只要保证在班组的工作量靠前就行了,时间长了还会产生轮流坐庄的现象。改革后分厂所有人员一同考核,职工不仅要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还要与其它班组之间的成员相互比较。一旦任务减少,就会主动请战。这样既解决了任务安排难的情况,又全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缓解了人力资源紧张。总体考核营造了“争”的氛围。
“争”之目标——规范管理。完成任务是目的,但不是最终目标。分厂一直致力于理顺管理流程,严格操作行为,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标。分厂将产品装药各个工序的操作工集中在一起,让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提出要求,上道工序说明能做到什么程序,协商达成共识。如:硫化工序将产品交给脱模整形工序,产品放在什么位置、达到什么状态都有明确规定,否则脱模整形可拒收产品。规范的管理可以节约时间,避免扯皮事件,减少摩擦,保证生产进度不因分厂而耽误,以实现“争”之目标。(文/曾文)
(责任编辑: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