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
将铁面无私刻进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三院8359所开展质量检验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5-01-2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全身上下纯黑色的工作服代表着铁面无私、严格把关。“打造一支铁面无私的检验队伍”是近两年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该所坚持以产品质量来衡量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实力的又一重大举措。为此,全所上下聚焦关键,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抓检验队伍建设,从提高工序和零部组件质量起步,走出了一条炼钢锻铁之路,将铁面无私刻进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

   岗位竞聘到班组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我竞聘的岗位是检验四组组长,我的履职设想是在实现本组个人检验技能过硬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协作和整合实现联动,提升班组的整体应变能力。”有着9年电气检验经验的青年骨干郭旭自信沉着地阐述着自己对检验班组建设的设想。

    2014年年初,8359所在检验班组长的选任上大胆尝试了公开竞聘,让岗位竞聘走进班组。最终成为班组长的郭旭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郭旭善于沟通协调,这样就盘活了组里的工作,有什么急活难活都能很快安排妥当。”生产线的领导是这样评价的,“我们之间的合作非常好,10分满分的话我打9分,没说的!”

    岗位竞聘到班组这一新举措有效调动和激发了检验一线人力资源的源动力,建立起“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才脱颖而出,打响了铁面无私检验队伍建设的第一枪。

       教育培训夯基础  打铁还得自身硬

    在忙忙碌碌的生产现场,无论是零件机加还是整机调试,经常能看到检验班组长带领检验员们与生产线的工人师傅们促膝而谈、沟通交流的场景,这是检验班组扎实开展岗位培训的新尝试。

    面对新人的增加,如何使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来之能战”,在现场进行的、结合实际工作的岗位交流培训可谓稳准狠,有实招,见实效。同时,这样的交流培训也成为了工装和检验工具有效更新的信息平台,不仅预防了质量问题的发生,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工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保产品质量的良好局面。

    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培训交流,使得检验人员基础更扎实,功底更牢靠,也增强了他们严格把关的自信心。

       技能大赛淘高手 榜样力量无穷大       

    答完理论试卷,宋国春拿起图纸仔细查看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然后取出量具,一点点进行测量,认真地将实测数据和合格判定结果填写在检验记录上,最后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将结果递交评委老师。经过三位评委一致评判,他获得了8359所2014年机械检查工技能竞赛理论、实操和综合的三项第一。

    作为检验三组的组长,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生产线的工人师傅也向他竖大拇哥,“小宋,我就知道你行!”而这样的技能大赛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水平和相互竞技的平台,不仅是素质能力的较量,也是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

    更显而易见的是,通过这般比拼和肯定,8359所在检验队伍中树起了标杆,也发挥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让他们为铁面无私而比学赶帮超。

       奖惩分明树标杆  拿统计数据说话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个月一次交验合格率的情况,其中零件产品的一次交检合格率保持得较好,整机产品的一次交检率低于目标值……”在每个月的调度会上,质量处都会向大会提交上一月度所内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的所有情况,从内部四条生产线的部组件和整件产品,到外协厂家单次合同任务,一应俱全。

    这些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汇总,正是检验员守住每一道工序、严把每一个关口的付出和收获,不仅使他们学会了用数据来说话,更是让“基于事实的决策依据”的质量原则在铁面无私的检验队伍建设中贯彻始终。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都会转变为生产和外协主管部门过程改进的输入,也是质量部门跟踪检查的重点,如此PDCA,循环往复,树典型和明标杆的做法更是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线和外协厂家自身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这也是对检验人员最好的肯定和褒奖。

    当然,检验人员也因着突出的表现而不时荣登各类奖励榜。据统计,在2014年度内,检验人员共有1人次获得集团公司先进质量工作者称号,1人次获院质量信得过职工称号,8人次获所质量专项奖。(文/苏红、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