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与天津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姚建铨院士二院工作室”在天津大学举行揭牌成立仪式,25所成为二院首个院士工作室重点依托单位。
姚建铨院士是我国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广泛应用。揭牌仪式上,姚院士高度赞扬了二院在空天防御领域的贡献,表示愿意同二院一起积极发挥好工作室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将前沿科学与工程需要相结合,探寻科学研究的应用深度。
姚建铨院士工作室采取双边挂牌的形式,二院工作室设在25所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后,双方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聚焦大功率激光器、太赫兹波段目标散射特性研究等激光及太赫兹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在二院和天津大学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实际问题为“研”的导向,以前沿技术为“学”的核心,以工程需求为“产”的目的,围绕航天军工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助力航天技术产学对接与创新能力的加强。目前双方已在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太赫兹探测关键器件等课题方向开展了合作研究。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9年被确定为新中国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研究领域聚焦于前沿科技发展,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二院是国家空天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注重空天领域实际工程的应用与可靠性,是我国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领军单位和中坚力量。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正如二院马杰书记在仪式讲话中所说,二院急需提高科技领军人才数量,更加广泛跟踪研究前沿科技动态,加大专业领域基础性创新深度。高校是科学家和科技创新的聚集地,通过双方合作,能够整合资源,系统地将天大前沿理论研究和二院的工程实践相融合,合作探索前沿技术,开发核心产品,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仪式结束后,二院科技人才与天津大学的教授们就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表示后续将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文/张镜水、李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