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航天科工集团2009年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
发布时间:2009-12-15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2009年,被称为近年来全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这一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栉风沐雨,迎难而上,经营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啸袭来,集团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这一年,抵御金融危机的长城从容筑起,集团公司运筹帷幄,决胜于艰难之境。
  当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来临之际,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进入央企30家重点盈利企业的行列,截至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19.9%;利润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28%;净资产收益率9%,提高1.8个百分点。
  这一组让人振奋的数字,是对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逆势中渡难关、保增长的最好褒奖。

  秣马厉兵 忧患之心谋发展
  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在经济增速走低、企业投资下降、消费意愿减弱的料峭寒意中,集团公司开始了自己的2009年征程。
  2008年,集团公司在49家资产总额过千亿的中央企业中,营业收入增速排第18位;利润增长率排第17位,外经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连续9年保持增长,较为安全地度过了第一波经济冲击。这种局势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适应新特点、新要求,克服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的不良思想影响”。集团公司党组及时传来的声音,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冲击到来之前,思想时刻保持警醒。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集团公司民用产业的发展增速放缓,军用产业的后续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此外,核心研发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还有待加强,部分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等问题,也增加了集团公司克服金融危机影响,谋求持续发展的难度。
  面对这些横亘在眼前的难关,“一定要完成好国家赋予我们的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保持集团公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达哲的话,吹响了集团公司抵御金融危机的战斗号角。
  谋发展,是“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的第一要义,也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最佳手段。
  在“谋发展”这面旗帜的统领下,集团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努力抓有关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积极参与重点项目的配套;另一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起军民产业互动发展模式。

  凯歌高奏 牢记使命赢市场
  铸造国家安全基石,履行好“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是集团公司的首要之责。金融危机中,这份责任也更加重大。
  围绕着“拓市场、调结构、强主业、保增长”的思路,集团公司今年在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主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相比去年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集团公司还加快了推进航天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的资源整合速度;加大了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交流沟通以及与央企的合作力度,确立了以“航天科工”为母品牌,各所属单位品牌为子品牌的体系构架。“大安全、大防务”理念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应急救援装备与安保科技系统成长迅速,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签署了相关协议,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形成。
  同时,民用产业重点项目也稳步发展,围绕新能源装备、新材料产业培育,一批批新产品、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可以说,集团公司发展的脚步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放缓,反而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快!

  转危为机 坚持创新后劲足
  一切发展,靠创新推进。2009年,集团公司陆续推出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并在军工行业中率先颁布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经过创新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在战略、财务、投资、法律等多方面,为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的硕果随之不断涌现:集团公司被命名为我国“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名列111家企业之首;在中国企业创新论坛上,被评为“2009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这些荣誉的取得,与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悟创新是实现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密不可分。
  今年,集团公司先后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家银行除给予授信支持外,还将提供资金结算和理财产品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支持集团公司今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军民融合式发展。
  在这场战斗中,集团公司研管理之道、悟创新之要,不仅在经济冲击中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更赢得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回首2009年,集团公司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展望2010年,集团公司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胜年里,前景将更加光明!(文/陈立)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