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正文
航天科工节能环保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发布时间:2010-04-29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月2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召开能源审计工作启动会暨能源审计培训会。会议通报了该院所属单位去年节能环保工作完成情况,并对接下来的能源审计工作做了周密计划。
  如果说能源审计是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节能环保工作的一次“大检阅”,那么做好节能环保信息数据的统计和管理工作,则是“日常练兵”中的一门必修课。“可就是这门必修课,一度让人觉得很难顺利过关。”挂靠在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公司的集团公司节能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新系统“上岗” 烦恼消失
  依据集团公司有关条例,作为三级单位的各厂所与作为二级单位的各院、基地,在每年、每个季度都要依次上报各自的能耗能效数据,为集团公司进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以推动调整和优化结构的进程,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虽然只是负责统计评估各种数据,但节能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一度因为这项工作而头疼不已。
  “以前一碰到各单位上报能耗能效数据时,我们办公室所有的电话成天都响个不停,有时一口气就得接上十来个。”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大吐曾经的“苦水”。因为数据种类繁多,加大了人工计算的难度,而且大家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去计算,所以只能不停地去咨询该中心的工作人员。
  更为严重的是,在申报数据时,经常会出现二级单位与三级单位口径不一致的混乱现象。一旦某些三级单位不申报,或者申报数据有误,直接就导致其所在二级单位提供的数据失实,给集团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为这套工作流程的追溯性不强,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各单位的数据是谁计算的,谁审核并往上申报的,所以出现了数据失实的问题后,无法落实责任制。”该中心的有关领导表示,这些问题的暴露,都是节能监测和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所导致的。
  2008年,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为积极落实国家要求,提出了节能环保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指导节能技术中心开发并完善节能环保信息系统。经过多次评审,该系统最终于去年10月通过验收,并于今年正式运行。
  一套软件 落实环保责任
  2009年,在国资委举办的一场专题汇报会上,集团公司节能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主题发言赢得了满堂彩。
  “这套系统比我们的好得多,我们正在开发的系统要多向你们学习。”国资委综合局有关领导对该中心研发的节能环保信息管理系统赞不绝口。
  其实,在这套软件刚被研发出来时,也有很多用户对其功能持怀疑态度,难道有了它,之前的种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吗?
  记者了解到,通过这套系统,三级单位不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只需要提交最基础的能源消耗量给二级单位,之后由二级单位统一提交至集团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家三级单位没有提交数据,二级单位就无法提交数据;同样,如果数据出现明显失实,也无法通过审核。系统会记录负责提交数据的责任人姓名和具体时间,甚至何时没有通过审核、没有通过的理由是什么也都被如实地记录下来。
  “实际上,我们用一套软件就落实了节能环保责任制,彻底告别了以往‘放羊式’的数据提交流程。”负责研发该系统的主管工程师郭海平通俗地道出了该系统的“厉害之处”。
  在节能技术中心的工程师潘峰操作软件的时候,记者发现,在页面上,有统计、监测、考核、节能参谋、论坛等几大板块。其中,节能参谋板块里有对某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增加值能耗的统计数据及它们分别在上级单位中的排名情况;并对某单位提出了诸如“综合能耗水平高,应予以重视;综合能耗发展有上升趋势,应予以重视”等评价描述。
  同时,这套系统还能对军品研制单位、民品研制单位、科研型单位与生产型单位给予区别评价。
  “我们很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研发系统时把不同的数据指标都嵌入到系统中,使其做到‘因人而异’,科学评估。”郭海平说。
  目前,该系统的研发已列入国家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和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之中,并准备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能力,以具备推算未来能耗及能效发展趋势和直接生成能源审计报告表格的功能。
  据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国资委准备将这套系统重点推荐给各大央企,以全面推进央企的节能环保工作。“这套系统,就是我们在节能环保工作中值得信赖的‘军师’啊。”他由衷感慨道。 (文/陈立)

    (责任编辑: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