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安保科技工作者与公安人员正在亚运专项功能区对反恐安保进行三维仿真演示
再有半个多月时间,亚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在广州激情上演。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长峰集团总承包建设的广州亚运会安保技术系统目前已基本就绪,即将迎接大考。
2009年7月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二院长峰集团与广州市公安局签订了《第16届亚运会安保技术系统建设总承包合同》;2010年8月16日,长峰集团又与有关各方签订了《珠江新城海心沙亚运临时工程周界安保科技临时防控系统建设框架协议》。
根据合同要求,本届亚运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要完成22个子系统的建设,包括“110”指挥中心运行环境升级改造、视频指挥调度子系统、GPS定位子系统、反恐安保三维仿真GIS应用系统、场馆群前沿指挥分部建设及动态警力测算与报备子系统等。
这22个子系统可分为3大类,即和公安业务相关的指挥调度技术体系,涵盖网络、视频、通信等基础支撑条件技术体系,提升亚运会期间应急处置及场馆周界防范能力的特殊防控技术体系。这些系统涉及指挥、科技、交通、消防、机要、保密、情报、反恐等部门及各直属分局,实现了公安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
此次安保工作在广州市公安局设置亚运安保执行指挥部。考虑到节约建设、赛后利用等问题,广州市公安局要求安保科技系统建设团队不重新建立新的安保指挥部,而是对原110指挥中心运行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并建立一个亚运安保专项功能区域。
与全国其他的大城市不同,广州的110指挥中心实行扁平化管理,直接指挥到路上的执勤民警。在建设过程中,航天安保技术系统紧密结合这种业务需求,为广州量身定制。
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建设不同,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建设强调“平战结合”,要将大型活动安保和公安局日常警务结合起来。为此,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投资,90%建设的项目在亚运会之后仍然应用于日常需要。这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强调的“平安城市”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目前,集团公司二院23所雷达技术人员已进驻羊城,为该所研制的亚运会气象雷达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据了解,为广州亚运会提供气象保障的雷达为16KM风廓线雷达,是23所专门根据亚运会需求,对原风廓线雷达发射模块的电气结构进行升级改造而成,于2009年12月正式交付用户。本届亚运会规模盛大,举办地广州天气情况较复杂,对气象保障提出了较高要求,该所技术人员表示,在航天技术的支持下,他们有信心为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提供优质气象服务。这已是该所气象雷达第三次承担起大型赛事气象保障的重任。
同时,集团公司一院世纪卫星公司承制的800M通信车将很快交付广州用户,保障亚运通信畅通。据悉,世纪卫星公司研制的通信车在交付广州市公安局后,将有效覆盖通信盲区,同时提升通信质量,成为亚运赛事指挥、安保、后勤人员工作中的“顺风耳”。(文/索阿娣 徐英淑 侯剑峰 摄/宿东)
(责任编辑:海容)